膜结构的基本形式与结构体系
膜结构是以厚度通常小于 1mm 的薄膜材料为主要受力构件的表面张力结构。根据施加张力的媒介不同, 膜结构可分为充气膜结构和张拉膜结构两大类。
充气膜结构的基本形式
充气膜结构通过向膜内充气而使膜面形成张力、维持设计的形状并承受荷载。充气膜结构的基本形式有气承式、双层或多层气垫式、气肋式等。充气膜结构在膜结构发展的早期曾得到很大发展, 其典型工程有 B.C.Place Stadium 、GALET EXPO2002(双层气垫式 )、FujiGroup Pavilion (气肋式)等。除了充空气外,日本的石井一夫教授还研究了300m*150m 的充氦气悬浮膜结构屋顶方案,而这一构想也被应用于我国深圳龙岗商业中心的工程设计中。尽管近年来膜结构的发展重点在张力 膜结构上,以英国 Eden Project为代表的、利用以透明ETFE 膜材做成的双层或多层气垫为基本单元的结构也很引人注目。
张拉膜结构的基本形式
张拉膜结构以钢索、钢结构构件等为边界,通过张拉边界或顶升飞柱等手段给膜面施加张力, 以保持设计的形状并承受荷载。张拉膜结构的基本外形有马鞍形、圆锥形( 伞形)、拱支承形、脊谷式等。应用于实际工程的张拉膜结构常常是这些基本外形的组合。张拉膜结构设计的一大特点是需要进行形态分析,即通常所说的找形。张拉膜结构的”自由造型”需要满足力学平衡。事实上,找形的目的不仅仅是找出一个满足平衡的形状, 还包括对所找出曲面的预应力及刚度的分析, 或者说是对曲面的病态判别及其修改。张拉膜结构的外形设计需要建筑师与膜结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完成。